123.gif

  編者按:時值全國“兩會”期間,互聯網仍舊是熱點話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涉及網絡的表述多達8處。3月3日,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指出,政協(xié)要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收集社情民意的新方式,及時準確地把握全局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努力成為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反映群眾意見訴求的重要渠道,成為黨和政府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的重要方面。隨著互聯網越來越受重視,亟需解決的問題也就越多,考驗和壓力也隨之而來。政府如何運用網絡平臺拓寬民意渠道?領導干部如何運用互聯網提升執(zhí)政能力?如何更好的利用電子政務促進“智慧型政府”的建設?如何應對物聯網、微博、云計算等新技術和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異軍突起?代表委員們各抒已見紛紛獻策。

  加強網絡虛擬社會管理 提高電子政務能力規(guī)劃

2011兩會觀察:代表委員曬提案議案 關注電子政務發(fā)展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

  領導干部在處理電子政務的過程中,要避免網絡恐懼癥、避免采用堵的方法和遠離的態(tài)度,應該學會怎樣更好地利用互聯網來提高自己的執(zhí)政能力。網絡虛擬社會的管理,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如果領導干部不學會正確利用網絡來構建電子政務,就會處在被動的位置,對網絡要去主動適應、積極引導?!?span alt="" lang="/gov/zxzx/2011/3/9/127539.shtml" target="_blank">詳細】  

2011兩會觀察:代表委員曬提案議案 關注電子政務發(fā)展

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建中央企業(yè)委員會IT小組副組長馮軍

  2010年,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國家,擁有超過4.5億的網民和超過3億的手機上網用戶,網絡接入覆蓋已經從城市向農村擴展,從東部向西部延伸,這為政府部門提高對網絡虛擬社會的管理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為此,我們建議國務院盡快研究出臺《加強網絡虛擬社會管理和提高電子政務能力的規(guī)劃》,先試點再推廣,由淺入深逐步實施。從“信息發(fā)布”、“問政于民”、“政民互動”三個層次逐步推動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的制度化建設。

  在網絡問政大潮正在來臨的今天,我國各級政府是否能夠更好地利用互聯網進行施政,不僅是黨政部門執(zhí)政能力和公信力的體現,更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由國務院制定規(guī)劃,先試點后推廣,由淺入深地逐步培養(yǎng)各級政府的網上執(zhí)政能力,讓政府的網上行為更加積極主動、更為精準有效,以此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網絡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的要求。【詳細

  建立“市民網頁”打造公共服務

2011兩會觀察:代表委員曬提案議案 關注電子政務發(fā)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廣東公司總經理徐龍

  建立“市民網頁”,既符合現代電子政務發(fā)展潮流,有利于實現個人信息的集中管理、實現社交網絡的安全互動、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效能。目前我國建立“市民網頁”的基礎已經初步形成。龐大的用戶規(guī)模和使用習慣為“市民網頁”的建立奠定了廣泛的用戶基礎。據CNNIC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guī)模已經達到4.57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4.3%,超過了30%的世界平均普及率。我國應盡早建立“市民網頁”,采取由城市試點并逐步向農村推廣覆蓋的方式,積極打造服務城鄉(xiāng)的新型公共服務體系?!?span alt="" lang="/gov/zxzx/2011/3/7/127256.shtml" target="_blank">詳細】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