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業(yè)革命”發(fā)祥地,在全球工業(yè)化進程中,英國曾充當“火車頭”約200年之久。但自20世紀后半葉起,其世界強國的地位逐漸由盛轉衰。九十年代以來,以因特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首先在工商業(yè)領域引起變革,與美國等領跑者相比,英國的信息技術產業(yè)起步稍晚。政務信息化的發(fā)展水平也存在明顯差距。但在歐盟諸國中,英國還走在前列,因特網對英國家庭的滲透速度快于大多數歐洲大陸國家。1999年,英國通過電子商務完成的交易額高達30億英鎊,預計數年內將增長l0倍,知識經濟已具有相當的基礎。為保持在歐洲的“領頭羊”地位,縮小與北美的差距,占據更有利位置,英國政府強調必須奮力直追,進行一場“數字化革命”,帶動整個國家和社會的信息化發(fā)展,為新經濟的騰飛插上翅膀。
從全球戰(zhàn)略出發(fā),英國政府提出創(chuàng)建“電子英國”的口號,推進電子政務建設,以提高綜合國力和經濟競爭力,躍居世界前列,重振昔日雄風。
一、英國政府信息化溯源
從全面建設的“政府信息化”,到“電子政府”的明確定位,是英國經歷了五年實踐和探索而達到的認識“升華”。
英國大規(guī)模的政府信息化建設,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政府信息服務計劃”。該年,英國政府開始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網絡地址——“英國政府信息中心”。進入該網址的用戶,可以查詢到政府部門、學術機構、企業(yè)等網絡地址。繼而,在1996年底推出“直接政府(GovernmentDirect)”計劃,要旨是:在“英國政府信息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計算機、因特網等現代信息通訊技術,提高辦公效率,改善行政管理,加快信息獲取,與未來的信息高速公路順利并軌。緊接著,作為更廣泛的社會信息計劃的一部分,又于1997年3月制訂政府指導計劃,責成內閣辦公室IT中心組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具體實施。并根據該計劃推出一系列試點項目,演示基本技術,調查公眾和企業(yè)的反應,促進信息技術在提供服務中的新應用。
1998年,英國政府率先提出“信息時代政府”的建設目標,宗旨是:開發(fā)信息與通信技術,改善公共服務,使英國政府成為使用信息與通信技術的世界典范。具體措施包括:確立政府電子采購目標、制定政府電子商務計劃、加強政府服務與信息電子化。
1999年3月,英國政府正式發(fā)布《現代化政府》白皮書。嗣后,相繼出臺了《21世紀政府電子政務》和《電子政府協(xié)同框架》,將政府信息化建設的目標,聚焦于雄心勃勃的“電子政府計劃”一項全面改革政府和公共服務機構運作方式的專項計劃,明確提出:到2008年,政府所有公共服務項目全面實現電子化,建立網上“虛擬政府”,提供24小時“無縫”服務,把英國改造為在使用互聯網方面世界第一的國家。
在《現代化政府》白皮書中,英國政府提出建設電子政府的五點指導方針:(1)將政府信息化作為長期的發(fā)展目標,并制訂相關方針政策;(2)建設政府公共服務,不是以提供服務的政府機構為中心,而須以客戶為中心,使其具有響應力;(3)提供高效優(yōu)質的公共服務;(4)信息時代的政府,應采用信息技術滿足公民與企業(yè)的需要;(5)與私營企業(yè)相比,政府提供的服務應該更有價值、更有信譽。
白皮書還闡述了當前階段實施電子政府建設的五大焦點:(1)提供跨部門、跨機構的協(xié)同服務;(2)改變政府內部運作的效率;(3)將政府納入戰(zhàn)略計劃的核心;(4)在服務的傳遞中開發(fā)新的合作伙伴關系,運用技術加強電子民主的建設;(5)開發(f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
為推動各部門盡快上網,英國政府在1999年頒發(fā)了建立政府網站的導則。其主要內容:一是對各級政府建立網站提出原則性指導意見。詳細說明了政府網站的結構,包括網站內容、網站設計、網站管理、政策性內容的可用性等。二是采用手冊形式,核定政府網站的技術標準。對網站內容、管理等作技術性說明。如:在線廣告發(fā)布、元數據使用和域名注冊、HTML標記語言的使用、PDF的使用、腳本、數字電視及XML語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