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民聲微博”將開通 市民可到政府網站“織圍脖”
今天(5月14日),沈陽市政府主辦,沈陽市紀委、市監(jiān)察局、市政府糾風辦承辦的“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升級改版暨“民聲微博”正式開通,市紀委常委張淼就“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升級改版和“民聲微博”開通有關情況回答了本報記者提問。
記者:為什么要對“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進行升級改版?
張淼:2009年9月,中紀委提出“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按照市政府的決定,市紀委、市監(jiān)察局、市政府糾風辦,整合了全市316個訴求電話、網站、信箱,建立“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采取統(tǒng)一受理、分頭辦理、直接反饋、公開監(jiān)督的工作模式,開通一年半,受理群眾訴求416萬件,辦結率99.94%,深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廣大市民的歡迎。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推進軟環(huán)境建設,對民意訴求反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進一步提升軟環(huán)境建設,服務企業(yè)發(fā)展,適應群眾需求,我們以“制度加科技”為核心和手段,對“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進行了升級改版。
記者:升級改版后的“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與原來相比有哪些特點?
張淼:升級改版后的“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創(chuàng)新了糾風工作方式,建立了三級互聯(lián)互通的工作網絡,極大地節(jié)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二是整合了全市訴求資源,在黨和政府與群眾、企業(yè)之間搭建了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梁,成為推動政府改進工作,維護群眾的企業(yè)合法權益的主渠道。三是改進了政風行風評議辦法,所有考核評議內容全部量化并在網上進行,形成了一套客觀、公正、公平且行之有效的政風行風評議機制。四是推動了全市軟環(huán)境建設,形成了解決軟環(huán)境問題的良性工作循環(huán)體系,有力推動了軟環(huán)境建設的不斷提升。
記者:請介紹為什么要開通“民聲微博”。
張淼:開通“民聲微博”是提升我市軟環(huán)境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微博”是近幾年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網絡載體,其特點是互動、即時、方便、傳播快。“民聲微博”就是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將“微博客”與“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相結合,建立的新型了解社情民意、解決群眾訴求、加強社會監(jiān)督的網絡公共服務平臺。“民聲微博”試運行兩個月,就有2000余家單位、5萬多網民注冊,發(fā)帖量20余萬條,解決群眾訴求1.2萬余件,成為“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有力的輔助平臺。
記者:在“民聲微博”上訴求有什么要求?
張淼:首先,“民聲微博”正式開通后,群眾發(fā)帖量很大,屏幕刷新很快,為使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行業(yè)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群眾訴求、并快速解決問題,建議用戶按照“@解決問題的部門(如果不知道該部門是否已經注冊,請使用搜索功能進行查詢)+需要解決的問題”的程序進行訴求。其次,“民聲微博”和“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一樣,涉及信訪、司法和訴訟的問題不在訴求范圍之內。
記者:“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和“民聲微博”在受理范圍和辦理時限上有什么不同?
張淼:“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和“民聲微博”受理范圍有一定區(qū)別,“民聲微博”側重受理咨詢、簡單的求助和投訴,疑難的求助和投訴轉“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處理,不受理舉報類訴求;咨詢、簡單的求助和投訴一日內辦結完成,復雜的求助和投訴三日內辦結完成。“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側重受理復雜、疑難的求助和投訴以及舉報類訴求;咨詢和求助5個工作日辦理完成,投訴15個工作日辦理完成,舉報45個工作日辦理完成。
此外,為保證群眾訴求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市政府糾風辦分別對各單位“96123沈陽市民服務熱線”、“民聲微博”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全市民主評議、績效考評的重要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