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是中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的第一天。昨天,北京市政務門戶“首都之窗”上詳細公布了60個市級行政機關以及18個區(qū)縣信息公開受理部門的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市民可在除節(jié)假日以外的各單位上班時間內(nèi)申請辦理信息公開等相關事宜。
政府公開信息,我們?yōu)楸本┦械淖龇ń泻谩_@不僅體現(xiàn)了政府的親民便民作風,而且有利于拉近政府與民眾的距離,是一件雙贏的事情,一定會受到民眾的歡迎。長期以來,一些群眾,有了問題,往往缺乏訴求的渠道,致使一些很普通的問題,因信息不暢通演化為誤解,甚至是矛盾,這是很可惜的。許多民眾都有自己的事情,當面找相關部門沒有時間,即使民眾有了時間,政府部門也難以滿足民眾要求,因此在網(wǎng)上公布信息,可謂是大家共同的期盼,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公開信息后,不能缺乏維護,更不能棄之不管,讓公開成為作秀,這樣還是不公開好。過去一些地方的相關部門也公布了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結果電話打不進去,有的還是空號;傳真發(fā)布過去,總是忙;電子郵件發(fā)不進去,總是被退回,看似諸多的聯(lián)系方式,都是不起作用,實在讓群眾遺憾。不僅有失政府威信,也浪費了群眾感情,人為降低了群眾的滿意度,好事辦成壞事,實在不應該。
別讓公開成為作秀,說著容易做著難。每次出現(xiàn)信息堵塞的情況,政府相關部門總是理由充足,一推了之。從來沒有那個部門來主動承擔責任,結果作了白作,秀了白秀的情況屢有發(fā)生,最后都不了了之,在情理之外,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公開的真實性讓人實在懷疑。別讓公開成作秀,需要政府的勇氣,有了勇氣,就有了行動,就有了熱情,就有了信息的公開,這是前提,但是僅有勇氣是不夠的,更多的是責任。公布了公開信息,就是等于責任的公開,就應該為自己的行動負責,就應該說到辦到,就應該不能讓民眾失望,這是最基本的做法,也是政府公信力所要求的,更是構建誠信政府應該做到的,所以必須注意。別讓信息公開成為作秀,需要政府的勇氣,需要政府的責任,一定要說到做到。
別讓公開成為作秀,也許政府有自己的很多借口,但是無論是有多么多借口,無論借口聽起來多么完美,都無法讓民眾滿意,都是應該禁止的做法。別讓公開成為作秀,其實是政府責任的重要體現(xiàn),應該從戰(zhàn)略高度重視這件事情,把公開信息作成民心工程,形象工程,提升政府的威信,提升政府的辦事效率,這是非常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