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區(qū)各部門采取有效措施,認真治理工程建設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國工程建設領域依然存在許多突出問題,項目招投標和建設過程中違規(guī)違法等問題仍然存在。這些問題嚴重損害公共利益,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妨礙科學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人民群眾反映強烈。中央決定,用2年左右的時間,集中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是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方面是因為各地逐步統一思想,不斷提高對工作的認識水平;一方面得益于試點先行,積累了很多可以借鑒的做法和經驗,充分利用政府網站,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的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公開共享。
統一思想,提高工作認識水平
推進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是一項新的工作,在實踐中難免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認識問題,首先從提高思想認識著手,重視解決思想不一致、認識存在誤區(qū)的問題,著力提高工作認識,努力達到四個方面的思想統一。
一是要有全新的認識,認識到這項工作是反腐防腐工作的機制創(chuàng)新。推進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不同于政務信息公開,公開的內容是以項目審批和建設管理以及從業(yè)行為為主要內容,既有政府活動的信息,更多的是項目建設單位和企業(yè)活動的信息;公開信息的深度上要求更高,要求公開項目審批的具體內容和項目建設活動的全過程,在信用信息公開上要求重點公開從業(yè)單位不良行為信息;公開的目的主要是對存在問題進行治理,是借助現代最先進的網絡技術,把項目信息公開在陽光下,加強社會監(jiān)督,加強自我監(jiān)督,強化道德約束和陽光治理,是紀檢監(jiān)察部門工作方式和機制的重要創(chuàng)新。
二是要有深刻的認識,認識到這項工作是治理突出問題的治本之策。近年來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問題、安全問題、質量問題等易發(fā)頻發(f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信息不公開、公開不規(guī)范和信用缺失是重要原因。推進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有利于推動項目信息從不公開走向公開,從不規(guī)范走向規(guī)范,從不講信用走向誠信從業(yè),并建立信用公開共享的長效機制,是從源頭上抓起的治本之策,是一項持久性工作。
三是要有高度的認識,認識到這項工作是為了實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政府投資加強經濟社會發(fā)展項目建設,是為了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項目建設資金主要是稅收,來之于民,必須確保每一分錢用在項目上。通過項目信息公開,加強項目審批、建設和從業(yè)活動的監(jiān)督,既擴大了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又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必須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堅持走群眾路線,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為了實現人民群眾利益,真正體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四是要有統一的認識,認識到這項工作必須遵循中央統一部署。中央有關部門先后幾次下發(fā)文件,體現中央領導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文件對工作的主要目標、堅持原則、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都有明確要求,各級各部門應該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統一部署上來,在實踐中堅持按中央政策辦,認真學習和領會政策本質要求,切實落實中央各項工作部署,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始終與中央保持一致。
試點先行,積累做法和經驗
自2009年3月開展試點實施工作以來,試點地方精心組織,扎實推進,積累了很多好的做法和體會,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安徽省主要做法和體會:首先,安徽省從提高思想認識著手,通過大會動員、制定方案、宣傳政策規(guī)定、開展工作培訓等多種途徑,著力提高工作認識;二是緊扣難點,重點突破。圍繞信息公開共享專欄建設、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發(fā)布系統開發(fā)、信用評價標準的制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難點問題,抓住主要矛盾,重點突破;三是加強督查,強力推進。安徽省制定工作方案明確了任務和責任、由監(jiān)察部門牽頭督查工作進度、實行集中辦公和工作通報制度,有力保障了試點工作的推進。安徽省的做法花費時間短,工作效率高,節(jié)省投資,操作方便,對全國實施工作有很多啟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