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0日電 氣象局日前在其網站上公布了全國氣象部門201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情況和2011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安排情況。其中,2010年三公經費支出數為22738.55萬元,因公出國(境)費1838.28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16940.73萬元,公務接待費3959.54萬元。

  一、氣象部門基本情況

  氣象部門承擔全國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監(jiān)測、預報、預警和服務以及組織指導全國氣象防災減災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任務,實行國家、省、地、縣垂直管理體制,共有預算單位3277個,包括中國氣象局機關和16個在京直屬事業(yè)單位、31個省(區(qū)、市)氣象局和4個計劃單列市氣象局及283個直屬事業(yè)單位、330個地(市)氣象局及198個直屬事業(yè)單位、2414個縣(市)氣象局以及縣以下氣象臺(站)。全國氣象部門共有職工99496人,其中在職職工68191人,離退休職工31305人。氣象部門具有預算級次多、單位數量大且分散、工作覆蓋面廣、業(yè)務服務任務重等特點。

  二、201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情況

  2010年全國氣象部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數為22738.55萬元,中國氣象局機關及16個在京直屬事業(yè)單位支出占12.26%,31個省(區(qū)、市)氣象局、4個計劃單列市氣象局及283個直屬事業(yè)單位支出占22.84%,330個地(市)氣象局及198個直屬事業(yè)單位支出占28.91%,2414個縣(市)氣象局及縣以下氣象臺(站)支出占35.99%,其中,因公出國(境)費1838.28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16940.73萬元,公務接待費3959.54萬元。具體情況如下:

  (一)因公出國(境)費1838.28萬元。主要用于參加世界氣象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國際地球觀測組織及其他國際組織的會議,參加《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及其附屬機構會議、全球氣候服務框架高級別會議,執(zhí)行與2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雙邊氣象合作項目,以及國際氣象學術交流等支出。

  (二)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16940.73萬元。其中車輛購置支出6503.14萬元,為430個氣象局(臺、站)更新購置移動氣象觀測、移動氣象臺、氣象應急保障、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和公務等用車。車輛運行維護支出10437.59萬元,主要用于國家、省(區(qū)、市)、地(市)、縣(市)氣象局(臺、站)機動車的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等支出。車輛運行維護支出總量大的主要原因:一是氣象裝備定期巡檢維護維修任務重;二是氣象臺站分散,交通線長,費用高;三是邊遠艱苦氣象臺站生活后勤保障量大;四是近年來突發(fā)氣象災害現場應急服務保障頻次高。

  (三)公務接待費3959.54萬元。其中國家、省、地、縣氣象局(臺、站)用于執(zhí)行公務、開展業(yè)務科研活動的接待費3794.54萬元;外事接待費165萬元,主要為接待世界氣象組織及其成員、國(境)外政府部門及有關機構的官員、專家來訪、考察、交流等活動支出。

  三、2011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情況

  2011年全國氣象部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數為21360.93萬元,比2010年實際支出數減少1377.62萬元,壓縮6.06%。其中,因公出國(境)費1348.21萬元,比2010年減少490.07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16564.09萬元,比2010年減少376.64萬元;公務接待費3448.63萬元,比2010年減少510.91萬元。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