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不少市民投訴稱一些政府部門的網站成了擺設,其中內容陳舊,有些網站甚至已有5年未更新。記者就此對江門市政府各職能部門官網進行調查發(fā)現,近三成網站存在更新遲緩、缺乏維護等問題。另外,不少網站都沒有公布各部門的熱線電話,部分已公布的電話號碼也存在上班時間無人接聽、空號甚至變成住宅電話的情況。江門市政府辦政務公開科負責人表示,對于市直部門網站信息滯后問題,將會督促相關部門解決。(11月18日《南方都市報》)

  在互聯網發(fā)達的當下,政府網站已經成了民眾了解公共信息、表達訴求的重要渠道,而江門市近三成政府網站更新遲緩、缺乏維護,公布的熱線電話無人接聽、空號甚至變成住宅電話。網民如何淡定?此前,寧波市區(qū)長信箱回復“已閱”,重慶市長信箱回復“已轉閱”,陜西省建設部門直接復制粘貼福建建設廳的網頁內容回復咨詢,已經飽受網民詬病。如今江門市這么多政府網站形同虛設。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政府網站莫非只是充當門面的道具?盡快回復網民,完善官網信息,十分必要。但是要修復政府部門在公眾心目中的公信形象,并不容易。

  如果官方網站長期不更新,回復咨詢不積極,難免讓人對政府工作效率與誠信態(tài)度產生質疑,而且百姓打開官網、反映問題的熱情也會因此大大降低。這不僅浪費政府公共資源,更是有損政府誠信形象,社情民意渠道不暢通,辜負百姓期待的大問題。政府網站形同虛設的問題值得反思。

  政府網站形同虛設,實際上是一面鏡子,照出某些政府部門的諸多問題。比如,政府網站工作人員缺乏責任心、工作效率不高;相關領導認識有偏差,認為網站就是一個“花架子”,對網站建設不熱心。等等。事實上,如果工作人員多一份責任心,如果領導真正關心網站建設,找時間登陸一下自家網站,根本不會讓民意一直晾在政府網絡平臺上。

  進一步說,政府網站不僅要信息清楚、準確,及時更新,發(fā)布最新公共信息,安排工作人員及時回復民意。還要思考怎樣回復網民,怎樣落實責任,幫助網民解決實際問題。如果政府網站信息全面,不注重收集、回復網絡民意,或者說,工作人員對網絡民意做了回復,甚至作出了承諾,但是遲遲不解決問題。也不是對網絡民意負責任的態(tài)度。

  因此,政府部門既然開設了官方網站,提供了網站鏈接,就應該讓網站當好民意的連心橋。對如何管理、用好網站作出周到的制度安排,制定具體的界定標準,并建立相應的監(jiān)督問責機制。對官方網站形同虛設、信息不全、敷衍民意的情況進行問責。以群眾的滿意度與互動的工作效率為官網效率的衡量標準。在解決問題方面,還要有監(jiān)督機制。何時解決問題,問題解決到什么程度?政府應該給處理群眾訴求列出時間表,并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督促相關部門盡快解決。避免政府網站淪為長期不更新的“休眠網站”。而且領導要經常上網了解民意,督促檢查政府網站建設,提高政府網站效能。不能用空網打發(fā)網絡民意,損害政府的公信形象。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