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月17日,由騰訊網、騰訊微博發(fā)起的首屆政務發(fā)布微博模式探討高峰論壇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論壇透露,截至2011年12月10日,中國政務微博總數已達50561個。報告顯示,政務微博已經從公安系統推廣到了衛(wèi)生、工商、團委等系統;從地域上,也已經從經濟活躍的東部沿海地區(qū),逐步擴大到全國各個省市,甚至到了西部和邊疆地區(qū)。政務微博越來越受到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成為各級黨委、政府應用新媒體了解民生民情的平臺。

  毫無疑問,有了這樣的政務微博,就如同在黨委、政府與百姓之間架起了一座座“連心橋”,使得與廣大群眾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干群之間的關系,也更加和諧融洽。

  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多數的政務微博架起“連心橋”的同時,也有少數政務微博就像聾子的耳朵,淪為了擺設,除了只是“一窩蜂”似的趕新潮外,并不能真心誠意地為百姓服務。這樣的政務微博,形同虛設,勢必損害各級黨委、政府的形象。按理說,微博作為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必須充分體現出“及時”、“便捷”、“互動”等特點,但是,有一些政務微博,不僅內容長時間無人更新,即便是面對百姓反映的急切困難與問題,也是長時間無人理會。

  這些淪為擺設的政務微博,還有一些政府網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下一些黨委、政府部門的工作作風。這樣的政務微博和政府網站,都赤裸裸地暴露出一些地方黨委、政府的惰政行為和思想狀態(tài)。所以,期望各級黨委、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創(chuàng)建和管理微博的過程中端正態(tài)度,把為民服務作為創(chuàng)建微博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一定要及時處理民眾的各種訴求,還應隨時發(fā)布各類有益的咨詢和公告,對社會發(fā)展中不斷出現的熱點、焦點問題,隨時給予正確引導,讓公眾明白真相。

  黨的群眾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在不斷發(fā)生新的變化。當微博已經成為我們這個社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政府溝通交流的便捷方式時,只有保持政務微博的長久熱度,廣大人民群眾才會對此保持相應的長久熱度。否則,一些政務微博盡管紅極一時,很快也會無人問津,門前冷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