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9月5日訊 每月15日,漳州市南靖縣金山鎮(zhèn)后眷村村民盧勁松,手機上都會收到一條村務信息短信,內(nèi)容包括村集體收入使用、惠農(nóng)資金落實情況等。
“我們這些外出的村民,不僅能第一時間了解到村里的大小事,還可以通過短信回復,把自己的建議反饋回村里,最近我的兩條建議就被采納了。”盧勁松說。
而這,就是漳州市推行辦事公開標準化建設工作的舉措之一:村級黨務村務公開“掌中看”、“網(wǎng)上曬”、“電視播”,結(jié)合傳統(tǒng)的“欄上貼”,形成“四位一體”的立體公開方式。
昨日,在漳州市推行辦事公開標準化建設工作匯報會上,漳州市紀委副書記、監(jiān)察局局長莊洲全表示,群眾滿不滿意,就是漳州辦事公開標準化建設是否有效的檢驗標準,要讓群眾“看得見、看得全、看得懂、能監(jiān)督”。
目前,漳州全市有1436個村開通了黨務村務手機信息平臺,覆蓋率達86.98%,發(fā)送各類公開信息344.6萬條。這是漳州市在政務公開上探索的多樣化形式。
同時,漳州市也加大了與市民互動交流的環(huán)節(jié)。譬如,政府建立了政府門戶網(wǎng)站,通過網(wǎng)站公開信息44474條,大量的政府文件信息都能從網(wǎng)上直接查閱。
其中,特別設立了“網(wǎng)上辦事”和“互動交流”欄目,廣泛聽取群體對民生問題的意見建議,收件157萬多件,辦結(jié)率99.8%。
莊洲全說,漳州市把公開標準化落實到黨務政務公開的各個領域,始終緊緊圍繞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做好公開。
具體包括:加大對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房屋拆遷、土地征用等熱點內(nèi)容的公開力度;定期公布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及時公開就業(yè)、社會保障、人才服務等惠民信息;公開供水供氣供電、老年人免費乘車證辦理等工作服務標準、程序、價格信息等。
對涉及面廣、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漳州市政府更是運用報刊等媒體,公開征集社會群眾意見建議,征集政協(xié)提案線索、道路名稱、同城化金點子等,以增強公共決策制定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不過,匯報會上,莊洲全也直言,工作還處于起步摸索階段,工作成效還只是階段性的。這與有的領導思想認識不夠到位、有的單位辦事公開工作機構不健全,工作人員大多是兼職,甚至存在人員不到位現(xiàn)象以及各地區(qū)、各部門之間,在推行的力度、廣度、深度上存在明顯差異,有極大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