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之窗發(fā)布《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北京的政府網站原則上至少每周更新一次,同時,對于輿論關注的社會熱點,依法按照程序第一時間通過政府網站發(fā)布信息。對內容更新不及時、信息發(fā)布不準確、意見建議不回應的政府網站,相關部門將予以通報或通過媒體曝光。(人民網)

  隨著網絡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也帶來的諸多改變,在突進突飛猛進的網絡大潮下,許多職能部門都開通了自己的微博或微信公眾賬號,各級政府大多也都開通了自己的網站,用來宣傳本地區(qū)政務工作動態(tài)、重要經驗、創(chuàng)新成果等內容。但不可否認,一些政府網站也存在內容更新不及時、信息發(fā)布不準確、意見建議不回應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政府公信力。

  大部分政府網站更新不及時,有的可能因為工作疏漏,有的可能歸根于懶政,也有的可能是確實由于內容所限,覺得沒什么內容可更新的。其實,談到可更新的內容也是蠻多的,政府公務網站可以發(fā)布政府政策,公示決定,征求意見、建議,同時,也可以與公眾加強互動交流,解疑釋惑等等。但如果網站建立之后只是作為一個擺設,又或是懶得去管理和維護,那就另當別論了。

  政府網站作為宣傳的重要媒介,是政務工作的喉舌和窗口,起著反映全局、服務中心、推進工作的重要作用。但也必須承認,現(xiàn)有的一些黨政機關網站還處在起步階段。一些基層政府部門的網站剛剛開始進行建設,功能尚不齊全,更新能力弱,更不用說政務的公開和網民意見建議的處理了。那么,既然網站已經建立,如何讓其豐滿起來,將其發(fā)展成為政府的發(fā)言人,也許是當下需要深思的一個問題。

  首先,筆者認為,可將政府網站建設作為政務開展的一個方面來看待,真正去重視它,而不會因其他工作繁忙而忽略它;其次,可以成立專業(yè)科室,責成專人負責政府網站的建設和日常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最后,政府網站要接受公眾的監(jiān)督,這樣,才能使政府網站成為政務信息公開的有效平臺,才會讓更多的大眾了解政府所做的工作,才會讓網站這一政務工作的喉舌和窗口持續(xù)暢通。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