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h“百姓事馬上辦”熱線始建于2004年6月,具體做法是,由縣新聞中心受理群眾通過來信、來訪、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所反映的問題,通過新聞監(jiān)督和效能監(jiān)察,傳遞給相關部門處理,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釋疑解惑,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做法并非寧海的發(fā)明,但許多地方往往新鮮勁兒一過,熱線變成“冷線”,“馬上辦”之后便“馬上完”,不了了之。寧海將這項惠民善舉堅持下來,一干就是四年。究其原因是得益于“五力”。 

  領導的動力。熱線是根據(jù)縣委領導指示有關部門建立起來的,其初衷和主旨是,開辟民情民意“直通車”,把熱線作為傾聽民聲、了解民意、重視民情、關注民生的一個新窗口,作為黨委政府“察民情、解民困、幫民富、聯(lián)民心”的新載體,把百姓的要求、愿望當成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重要途徑。熱線建立起來后,縣委主要領導密切關注運作情況,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當熱線受阻時,授予“尚方寶劍”,及時加油鼓勁,使熱線始終“熱度”不減。

  制度的約束力。為使熱線制度化、常態(tài)化,縣委、縣政府辦公室聯(lián)合下發(fā)文件,對受理范圍、辦理要求、職責分工、考核獎懲等方面作出明確規(guī)定。比如,在受理范圍上,規(guī)定主要受理與群眾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以及群眾對行政機關、公用事業(yè)單位不作為、亂作為的投訴,以及群眾對行政管理、發(fā)展社會事業(yè)、方便群眾生產(chǎn)生活的建議和意見等;在辦理時限上,規(guī)定一般在5個工作日辦結并反饋辦理結果;將“百姓事馬上辦”辦理情況列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這樣做,有實事求是之意,無嘩眾取寵之心,避免雷聲大,雨點小,成為形式主義,官樣文章。

  部門的合力。作為許多政策的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許多問題需要通過部門努力才能最終解決??偟恼f,各部門目標是一致的,但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之間,又各有利益、苦衷,往往“胳膊往里拐”,甚至相互掣肘,相互抵消,形成頂牛,成為“零和”游戲,不僅舊的問題難以解決,還會產(chǎn)生新的矛盾。寧??h在要求部門各司其職的同時,促使各部門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力求找到部門之間的結合點,良性互動,形成共贏,從而轉變機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主動走進矛盾,破解難題。

  內(nèi)在的壓力??h新聞中心是熱線的主辦方,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承辦《今日寧海》,人力、物力、財力有限,而且新聞監(jiān)督要得罪人,往往“費力不討好”,但他們?nèi)諒鸵蝗?、年復一年地辛勤工作,安排專人受理百姓來信、來訪、傳真和投訴,承受著“第一沖擊波”;不斷探索同群眾互動的新形式,比如,網(wǎng)上對話、跟帖解答、組織百姓向記者開展咨詢、約請部門負責人與百姓對話等等。用他們的話說,之所以甘愿承攬“分外事”、麻煩事,其實是有“想法”的,那就是希望借此提高報紙的可讀性、知名度,進而提高領導和群眾的滿意度。其實,這種“想法”比那種通過登艷照、揭隱私之類吸引讀者眼球來得高尚,而且同群眾的利益相吻合,值得提倡。

  群眾的推力。熱線要想長盛不衰,最終必須得到群眾認可。4年來,熱線共接聽投訴電話5764件,接待來訪群眾869人次,在《今日寧?!飞峡恰鞍傩帐隆?19期688篇,點擊寧海新聞網(wǎng)“百姓熱線專欄”的人數(shù)難以計數(shù),幫助群眾解決問題2247件。熱線使群眾的意愿、訴求有了暢通的表達渠道,受理事項“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解決了百姓在就業(yè)、就醫(yī)、就學、住房、環(huán)境、交通等方面的大量急事、愁事、難事,機關真心辦事,群眾真心擁護,稱贊熱線反應快、效果好,“我們有事情首先就想到找它”。群眾的支持、肯定、好評具有積極的正效應,使熱線增添了強大動力,因此經(jīng)久不衰。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