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底,中國電信總局和國家47個部委(直屬單位)信息部門發(fā)起“政府上網工程”,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促進了政府信息化進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也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深入探索政府網站建設路子,進一步搞好政府網站建設,成為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課題。

    2002年12月,我與幾位同行到法國考察,對法國“政府服務上網”印象深刻,聯系國內“政府上網”,感觸頗多?!罢暇W”,即在因特網上建立政府網站,向社會提供信息和便民服務,與法國的“政府服務上網”是一碼事。兩相比較,“政府上網”的提法比較形象,“政府服務上網”的提法比較科學。

    看法國的“政府服務上網”

    法國政府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制定了“建設全民信息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從1998年1月起,政府總動員,大力實施“建設信息社會政府行動計劃”,完善計算機網絡系統,推動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2001年,用于政府辦公信息化的投資達56億法郎。到2002年,法國政府機構信息化辦公系統已擁有68萬臺微機,絕大多數接入了因特網或局域網,其中43萬臺設了電子郵箱,而在1997年則只有1萬臺微機擁有郵箱,信息化水平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官方網站建設,是作為法國“建設信息社會政府行動計劃”的組成部分提出來的。截止到2002年12月1日,政府建有各類公共網站5002個。其中,國家級網站837個、大區(qū)級497個、省級771個、市鎮(zhèn)級2979個。

    2000年10,法國政府新的索引網站建成開通,建設工作是由法國總理辦公室等有關部門協作完成的。政府建設官方網站的基本宗旨十分明確,就是以用戶為本,為百姓提供服務,簡化他們與政府機關的聯系方式。因此,他們稱之為“政府服務上網”。

    法國政府網站主要提供兩類服務:一是網上表格下載。就是將以往需要用戶到政府機構領取的紙質表格,變成電子表格放到網上,用戶通過聯網微機和打印機將它還原成紙質表格。用戶填寫完畢后,通過郵寄方式報給有關機構就行了。實施“表格上網”的過程,也是重新審核行政程序的過程,一些過時的表格被廢止。實施“表格上網”的結果,用戶可從政府網站上下載1282種行政表格,約占表格總數的74.4%。二是網上遠程服務。政府網站向社會提供全套的網上遠程服務,也叫電子手續(xù),如社會保險咨詢、土地管理信息查詢、住房補助申請、證件申辦或更新、犯罪記錄索取、雇員招收、求職、交稅等等。只要擁有一臺聯網微機,用戶就可以在辦公室或住所辦理電子手續(xù)。甚至連兒童入托、學生注冊、辦理圖書證、購買演出門票等生活瑣事,也無需出門,不用郵寄,不受時間限制,在網上辦理,這種“以民為本”的服務項目達170種。政府將越來越多的行政事務拿到網上辦理,簡化了手續(xù),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用戶。登陸政府網站逐漸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法國政府索引網站WWW.Service--Public.fr每月有超過60萬人次的訪問。
 
    面對便捷的網上服務,沒有聯網微機的用戶怎么辦?根據“建設信息社會政府行動計劃”政府在全國建立了3500個公共上網點,用戶在任何一個公共上網點上都可以辦理電子手續(xù),許多單位還提供網絡技術應用培訓,擴大了政府網站的服務群體。

    法國政府十分重視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國家部委之間的局域網、中央和地方行政機關之間的廣域網、各大區(qū)和省級行政機構內部的局域網等,共同構成了分工協作、信息共享的“高速公路”。完善的基礎設施,成為網站運行的支柱和脊梁。星羅棋布的公共上網點,成為政府聯系企業(yè)和居民的有力紐帶。用戶看不見的網絡和數據庫,在后臺支撐政府網站提供優(yōu)質的網上服務。

    不斷提高網站運行質量是網站建設的關鍵。1999年10月,法國總理辦公室發(fā)出通知,要求每年進行一次網站評估。2001年的評估,有162個網站參與了抽樣調查。包括40個國家部委(機構)的網站、28個省政府的網站、14個公共機構和社會組織的網站、4個大區(qū)的60個網站、3個大使館的網站、2個司法機構的網站。嚴肅認真的網站評估,實際是對網站建設管理單位的工作評估,成為保障網站運行質量的重要措施。

    網站安全和信息安全是網站建設的生命。法國政府設立了國家反信息通訊技術犯罪局、因特網警告與援救中心,打擊犯罪,防范攻擊,提供援助,保護網絡和網站安全。

    總體看,法國政府網站的質量高,服務好,他們建設管理網站的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看國內的“政府上網”

    實施政府上網工程以來,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國內建設起了一批質量較高很有特色的政府公眾網站,如北京、上海市的政府網站。山東省部分市政府的網站建設也達到了相當水平, 如青島、濟南市的政府網站。


    從網站的內容設置看,部分網站采用了表格下載,少量網站推出了網上辦公,提供報批、報稅、追蹤辦理過程等電子服務,有的網站與“政務辦公大廳”建設結合進行,有的網站設置了反腐舉報、專題調研等欄目,突出了政務公開、接受監(jiān)督、便捷服務的政府建站思想,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然而,大多數網站尚停留在信息發(fā)布和信息查詢階段,少數省級政府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公眾網站,老百姓在網上還找不到他們。


    網站建設的差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信息化發(fā)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但并非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網站建設就落后于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反之亦然。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政府公眾網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實踐說明,網站建設的優(yōu)劣,取決于“領導班子、工作班子、技術力量、網絡設施、數據庫、建設經費”等基本條件。網站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在于數據資源的組織,在于將分散的行政業(yè)務電子化、網絡化并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從本質上講,政務電子化、網絡化,是對傳統辦公方式的革命,是行政部門利益的再分配,協調難度很大。舉一個小例子,一個部門靠發(fā)放行政表格、受理申報業(yè)務,每年有可觀的費用入帳。實行網上表格下載、網上電子申報后,他跟誰要這部分收入去?更何況網站建設還有相當多的客觀條件制約。因此,許多地方為突破這個瓶頸,建立了高規(guī)格的網站建設領導班子,強化協調。如新疆的自治區(qū)政府公眾信息網站領導小組,組長由自治區(qū)黨委副書記、政府常務副主席擔任,副組長由政府2位副主席和秘書長擔任。規(guī)格之高,足見決心之大。


    “政府上網”的再思考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的政府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技術力量、網絡設施、數據庫建設、機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社會信息化水平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加快政府網站建設的條件已基本成熟。但對于“1999年為‘政府上網年’”的提法、下達年內政府上網數量指標的做法,筆者并不贊成,而是提倡由條件成熟或基本成熟的地區(qū)和單位先行一步,摸索經驗,帶動示范,逐步推開,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政府上網工作。


    加快政府網站建設,一要講水平提高,二要講空白填補。有人說,“上網容易,做好難”,不無道理。網站建設是一件新事,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對于已經建成或基本建成的政府網站來說,如何適應形勢發(fā)展的要求,更新完善網站內容,建立高效的鏈接,形成完整體現政務工作的門戶網站,促進因特網的應用和發(fā)展;如何向用戶提供系統、及時、權威的政府信息,推進政務公開;如何結合“政務辦公大廳”建設,逐步實現行政表格上網、政府采購上網、便民服務項目上網,形成“一站式”服務,推動“政府工作提速”;如何逐步建立“綠色通道”,接受用戶的意見和建議,實現政府與企業(yè)、政府與百姓間的互動式交流,任重道遠。


    目前,尚未建立省級政府公眾網站的省市已沒有幾個,應積極借鑒國內外的網站建設經驗,發(fā)揮后建優(yōu)勢,加快建設步伐。


    總之,如何以政府網站建設為切入點,帶動電子政務建設,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體制,改進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樹立良好的網上政府形象,成為新形勢下做好網站建設工作的艱巨任務。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