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電子政務知識體系,應該說與電子政務的實踐是分不開的。筆者有兩個基本判斷:一、信息網絡技術對政府管理所產生的影響,現在想作出準確的判斷還為時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影響將是非常深遠的;二、電子政務知識體系的形成,肯定要和電子政務在實踐中的發(fā)展與應用相聯系,會伴隨著信息網絡技術在政府管理中的應用,逐步形成一個框架,這個過程是逐步完善的,人們對它的認識也是逐步的?;谶@樣的判斷,下面著重談三個觀點。

  一、電子政務建設的實踐呼喚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

  經過多年的電子政務建設,通過大量電子政務實踐,人們都在探索規(guī)律。根據中國體制框架下所進行的電子政務實踐,有三大因素直接影響電子政務系統的成敗,而不管是成還是敗,都與我們對電子政務知識體系的把握、理解、運用有非常大的關系。

  第一、影響電子政務的體制、法制、政策環(huán)境和人才。我加了一個人才,原來講的是體制、法制和政策環(huán)境,現在看來人才也非常關鍵。這是我認為影響一個單位、一個系統、一個部門電子政務系統成敗的第一大要素。

  第二、信息網絡技術與政府管理過程如何結合,以及結合的具體實現形式是什么。有些地方的電子政務建設花錢不多,但是建得有用;而有的地方花的錢多,但不一定見到實效。這就是電子政務信息網絡技術和政府管理過程有機結合的問題。

  第三、如何在這種管理環(huán)境下實現“低成本、集約化、見實效”的電子政務建設路徑。其關鍵在于,成本要低,要集約化建設,要“統一與分散相結合”而不是“各自為政”的電子政務建設策略,要能見到實效。不管一個政府、一個行業(yè)、一個系統,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對電子政務知識系統的掌握、理解、運用非常重要。

  政府管理、公共管理是非常復雜的過程。每個政府都有好幾十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有好幾個內設機構,每個部門有它的職責權限范圍和管理領域,每個部門都掌握大量的信息資源,這個管理過程如何配合?流程如何優(yōu)化?在傳統的管理過程中和信息網絡環(huán)境下實現方式不一樣,所以說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常說的“七分管理,三分電子”或“七分政務,三分技術”,就是這個道理。

   二、公務員隊伍對電子政務知識的需求

  在現行的管理體制下,公務員隊伍到底需要什么樣的電子政務知識體系?如果說先把事業(yè)單位放在一邊,就談這700萬公務人員,筆者認為他們對電子政務知識的需求分成三個層次:第一、領導人,就是在政府管理中擔任領導職位的人,不論是屬于哪一個層級;第二、普通公務人員;第三、在政府中從事信息網絡工作的人員,比如信息中心的人員。

  這三類人對電子政務的知識需求是不一樣的。就領導人來講,大多數領導不可能成為IT專家,也沒有必要,但是他們要掌握電子政務的一般知識,他們要對電子政務的決策進行選擇,要會操作計算機,會使用所領導的崗位上相關的應用軟件。

  普通公務人員對電子政務的知識需求構成應該和領導人差不多,但是可以少一部分,就是決策這部分。

  哪些人是要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筆者認為是政府里面分管信息化規(guī)劃的領導人,再就是各類信息中心的主任及其專業(yè)技術人員。我們討論電子政務知識體系并不是針對一般人,不是對普通公務人員,也不是對一般領導人的,主要是針對從事信息化規(guī)劃和組織實施的人員。

   三、政府CIO的電子政務知識構成 

  基于上面的判斷,筆者認為,研究電子政務知識體系構成,要著眼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因為知識體系構成決定人才的培養(yǎng)。這種復合型的人才更多的是指政府主管信息化的領導人,也就是政府的CIO、信息中心主任和處在管理層面的業(yè)務骨干,一般技術人員不在我們的分析考察范圍之內。如果對象搞不清楚,知識體系就很難準確定位和把握。一個單位、一個系統、一個部門的信息化搞得好不好,和他們的知識結構、感覺、對政務和技術方面的了解等有直接的關系。筆者認為CIO除了具備一般人文知識之外,還應該掌握管理、政務的業(yè)務領域、技術領域及領導領域等四方面的知識。

  具體來講,管理知識應該涵蓋兩個方面:一是公共管理,二是IT管理,包括信息管理。這兩個領域由一系列的知識點來支撐。從公共管理知識來講,必須掌握的包括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策戰(zhàn)略與組織變革、知識管理。相關的公共管理的一些核心內容,政府CIO、信息中心主任應該了解并系統掌握。IT管理,就是IT領域方面的知識,包括IT的投資管理、風險管理、項目管理、服務管理、外包管理、績效管理。這些領域可能把公共管理和經濟管理的一些基礎知識理論移植到IT領域,然后變成更加適合IT本身的管理知識。政務業(yè)務知識是政務活動中的業(yè)務框架。電子政務能不能深入,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能不能對業(yè)務系統準確把握。政府CIO作為一個管理者,不是簡單地具備開發(fā)軟件那樣純粹的技術,而要成為有技術背景、又更寬泛地掌握技術技能的管理人才,這樣才能適應電子政務建設的需要。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