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企業(yè)的發(fā)展,還是信息化的建設“人”都為根本,但是隨著項目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高級人才的跳槽率越來越高,如果穩(wěn)定好自己“IT團隊”成為CIO們越來越重視的問題,本期《CIO百家講壇》嘉賓富安娜電腦信息部經理孔令軍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建設自己的IT團隊的。 

  主持人:剛才說到信息建設的成本,人力資源是不是也算是成本之一呢? 

  嘉賓:人力資源成本,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成本,而且這一部分所占的比例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大的,因為每年都要持續(xù)高投入,這一塊,像我們實施項目之前和實施項目之后,所有參與項目的一些人員他的薪水,整體的投入要給一個比較大的比例的提升。 

  主持人:因為往期很多嘉賓談起人力成本上漲,以及高級項目人才的缺乏,都說已經成為現在CIO比較頭痛的問題了,我不知道孔經理是如何培養(yǎng)和穩(wěn)定自己的IT團隊,如何解決這個人力上漲和人才缺乏這個問題的? 

  嘉賓:人才管理這一塊,對CIO來說,上了ERP之后,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zhàn),為什么這么說呢?大家都知道,上了ERP之后,這些人員本身自身的價值應該說從我的經驗來說,比如說他以前沒有做過ERP,他現在做了ERP他的身價應該是翻倍,基本都是翻倍的。所以富安娜這一塊,也是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是給這些參與項目的人員一個長期的,遠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職位,一方面是薪水,薪水這一塊是我們有一個,在項目實施之前就跟他們明確講,你有大約百分之多少,每年有百分之多少的薪水的上漲,包括公司這一層的高管也跟他們在講,未來公司的發(fā)展,隨著業(yè)務規(guī)模、業(yè)務范圍的不斷擴大,這個空閑的職位也會有不少的機會,會優(yōu)先安排這些業(yè)務骨干到這些領導崗位上去,所以這是我們對穩(wěn)定隊伍采取的一些措施。當然還有我們公司一些其他的激勵,比如說一些期權的激勵,對參加項目人員的,也就是說一些業(yè)務骨干,都有一定數量的期權的激勵,所以這一塊對穩(wěn)定我們隊伍有一定的幫助。當然CIO信息化人員的成本,對企業(yè)來說這一塊是相對其他部門來說比較大一些,但是他所產生的效益也是明顯的。比如說對勞動力的提升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信息部門人員工作一個小時,有可能讓業(yè)務部門每個月都會減少兩個小時的工作量,所以這一塊公司高層這一塊做了充分的溝通,讓他有一個比較充分的心理準備,就是上了SAP以后,不要寄希望于通過減少人員來節(jié)省成本,因為我們上ERP的目的是提升我們的管理,提升這些人員的管理水平,包括它的管理范圍,舉例來說,財務人員,財務人員在上系統之前,他絕大多數時間是在做憑證,手工錄入一筆一筆的憑證,上了ERP之后,憑證都是通過集成的系統,包括采購部門、營銷部門、物流部門自動轉到一些財務憑證,到我們財務系統里面來。這樣就會大量節(jié)省財務部門錄單的工作,但是這一部分人員他更多的職能發(fā)生了轉變,他可能去做一些財務集合,去做財務審核,財務分析,以前沒有發(fā)現過財務管理方面的一些職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所以這個對信息化人員成本的增加,拋開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財務成本增加,但是另一方面,你的收益也會有更大的回報。 

  主持人:孔經理是技術出身嗎? 

  嘉賓:我是從技術出身,后期更多涉及到管理方面。 

  主持人:很多嘉賓都說,在中國的CIO有一個顯著特點,一般都是從技術上起步,從管理上發(fā)展,最終能夠到戰(zhàn)略的角度去為公司考慮,達到事業(yè)的頂峰,我不知道孔經理現在走到哪個階段了?你對這種說法是不是也有一些自己的觀點? 

  嘉賓:這種說法我還是比較認同,就是說從IT技術出身的話,剛剛從IT技術崗位轉到管理崗位的時候,都有一個比較艱難適應期,怎么樣從一個技術型到一個管理型的人才轉變,難度是相當大的,所以這一個從我個人來說,自己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包括我們參與公司的管理,包括通過學習,通過參與公司的一些業(yè)務流程的討論,能夠更多了解業(yè)務方面的東西,把自己向一個管理型人才轉變。目前來說,像我在公司里面基本上已經脫離了IT技術這一個階段,基本上是一個管理方面的職位。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