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早報網(wǎng)訊)香港明報發(fā)表評論稱,近期一講到貴州省,人們自然會想到上月底發(fā)生的“甕安縣民眾火燒政府大樓”事件。這件事無論誰對誰錯,對貴州省的帶來負面影響確實很大,要不然,貴州當局也不會將甕安縣委書記、縣長、縣政法委書記、縣公安局局長一并撤換。
為了引起傳媒關注,并減低“甕安事件”的影響,貴州省近日大張旗鼓地宣傳其“海選縣委書記”活動,所謂“海選”,是今年5月,貴陽市委決定將出缺的小河區(qū)、花溪區(qū)、息烽縣、修文縣等4區(qū)(縣)黨委書記人選,由市級機關、區(qū)(縣)現(xiàn)任正、副縣級官員中“公推競崗”。7月7日,貴陽市從82人報名者中選出每區(qū)(縣)選出5人(合共20人),角逐4區(qū)(縣)黨委書記。
本周一,這20人首次正式公開在傳媒上露面,他們面對9名評委的分別提問,在短短數(shù)分鐘內(nèi)需盡力表達自己的施政主張。
由于“海選正職縣官”還屬首次,因此也吸引中央電視臺作了部分現(xiàn)場直播。
據(jù)說,能否競崗成功,會由“民主推薦、調(diào)研報告、演講答辯、民意測驗、領導能力”五大方面測評而定。
“老好人”可能上位
本來,“海選”官員是一件好事,至少可由“伯樂相馬”(上級書記任命)變?yōu)椤百悎鲞x馬”(小范圍評選),但由于參選者全是貴陽市現(xiàn)任官員,其過往在官場的人緣就占了非常重要的取勝因素,因此,有人擔心,最后推選出來的“一把手”可能只是個“老好人”,但卻欠缺創(chuàng)新和開拓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