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網絡反腐文件《中共株洲市紀委、株洲市監(jiān)察局關于建立網絡反腐倡廉工作機制的暫行辦法》發(fā)布后,被稱為“中國網絡反腐第一人”的湖南株洲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楊平如是說:“個人反腐行為變成組織反腐行為,這樣網上反腐就可以長期堅持下來,并保證效果”。(8月14日《長沙晚報》)
如果照楊平書記所說的字面理解,你這位號稱“中國網絡反腐第一人”的反腐行為,無論取得了天大的反腐成果,同樣無法逃脫“個人反腐行為”,如果這種“個人反腐行為”不“變成組織反腐行為”,同樣難以長期堅持下去,同樣難以保證反腐效果。這就驗證了前段網上所說的,個人實名反腐網站是把“雙刃劍”,弄不好貪官沒有抓著,網站反而成了侵權主體。這叫“偷雞不得,反蝕把米”。因此,楊平個人實名網絡舉報升級為市紀委監(jiān)察網絡平臺,是組織上對楊平個人的關懷和保護。
按照這個思路,株洲由紀委書記楊平個人實名網絡舉報,升級為紀委監(jiān)察網絡平臺,只能有一種前途:“覆蓋型網絡升級”,楊平個人實名網絡就要被紀委監(jiān)察網絡平臺所取而代之,“中國網絡反腐第一人”就完成了歷史使命,楊平個人實名網絡舉報就此終結。但是,當記者問楊及平:紀委在網上設立專欄反腐后,你會不會就此退出實名上網的江湖?楊平笑答:我不會退出網絡江湖,將繼續(xù)發(fā)揮實名上網的獨特優(yōu)勢,把網絡反腐進行到底。(8月14日《長沙晚報》)按照這樣操作,就出現(xiàn)“并存型升級”,“個人反腐行為”的楊平實名網絡依然存在,并沒有“變成組織反腐行為”的網絡平臺,“網絡升級”之說不復存在,只是“重建”了一個株洲紀委監(jiān)察網絡平臺。
實踐已經證明,楊平的個人實名上網反腐受到網友的首肯,而且依此查處了一些腐敗案件,它是網絡信息時代涌現(xiàn)出來的一件反腐新生事物,具有較強的生命力?,F(xiàn)在,以個人網絡反腐“雙刃劍”之說,想把“民間反腐”納入“官方反腐”的軌道,楊平的個人實名上網反腐理應屬于“納入”之列。但又沒有在所謂升級中“納入”,不知何故。
人們且慢為株洲反腐“網絡升級”叫好,它關健在于紀委監(jiān)察網絡平臺的這些受理網絡舉報的專職人員,是否雷厲風行地傳遞每個網絡舉報信息,網絡平臺的掌門人是否疾惡如仇、秉公執(zhí)法,特別涉及到舉報上級、同級黨政負責人能否找到正確的處理方法。現(xiàn)行反腐體制過不了這個關,楊平也過不了這個關。假如,有人舉報株洲市黨政領導班子的任何一個人,網絡平臺勢必“屏蔽”。
人們總是在說,反腐要法治,不要人治。其實,任何法律都是要有人去制定,要有人去執(zhí)行。任何法律,總是或多或少帶有執(zhí)政首領的“長官意志”;任何人治,總是或多或少融合了“法治精神”。楊平個人網絡實名反腐,達到了反腐人治與法治的融合,人們基于楊平是一名正直的黨內“檢察官”,給他的實名網絡舉報有一種安全感,相信他有執(zhí)政能力依法懲治腐敗。這并非“網絡反腐”的官貴民賤,事實已經無數(shù)次證明離開主要領導的重視和干預,就難以查處重大腐敗案件?!俺鸷褪饺酥巍睕]有脫離法治軌道,因為他充分體現(xiàn)了“法治化人治”,所以,無論他走到那里,總是受到最基層的普通民眾擁護。
株洲紀委監(jiān)察的法治反腐的“網絡平臺”能否優(yōu)于楊平帶有人治色彩的“實名網絡”,就要看“網絡平臺”有沒有沾染“網絡官官相護”病毒。假如,“網絡平臺”感染了“網絡官官相護”的病毒,那些前赴后繼的民間反腐斗士極有可能重新淪為游兵散勇,或者被“網絡官僚”招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