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是指一個普通市民或機構組織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訪問網絡,通過現代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聯,提供并分享他們的真實看法、自身新聞的一種途徑和即時傳播方式。當前,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已成為網絡傳播最活躍的主體和新興輿論場。
責任編輯:admin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聯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里面對“We Media”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簡言之,即公民用以發(fā)布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事件的載體,如博客、微博、微信、論壇/BBS等網絡社區(qū)。
美國著名硅谷IT專欄作家丹吉爾默的專著《自媒體:草根新聞,源于大眾,為了大眾》(“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充分體現著自媒體的特點。
自媒體包括但不限于個人微博、個人日志、個人主頁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臺是美國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國的Qzone、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人人網、微信公眾平臺,皮皮精靈等。
自媒體是指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
科技博客,主要指專注互聯網和科技的新聞資訊網站。
還有眾多科技博客,有脫胎于門戶,比如創(chuàng)事記、騰訊科技;有的是傳統媒體人出來做的、如鈦媒體、虎嗅網、川南在線、海納在線。所以更偏重評論和商業(yè)分析;有的脫胎于傳統媒體,如創(chuàng)業(yè)家、21世紀商業(yè)評論、極客公園、瀘透社等,但是因為團隊的局限,所以特色并不明確。
在自媒體時代,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自四面八方,“主流媒體”的聲音逐漸變弱,人們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在從獨立獲得的資訊中,對事物做出判斷。
自媒體有別于由專業(yè)媒體機構主導的信息傳播,它是由普通大眾主導的信息傳播活動,由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轉化為“點到點”的一種對等的傳播概念。
早在上個世紀,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就提出過“媒介即信息”的相似理論。
自媒體的內容構成也很特別,沒有既定的核心,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只要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就分享出來,有時還會分享一些出格的觀點,不需要考慮太多看官的感受,所以看一些優(yōu)秀的自媒體文章就像看野史一樣十分獨特有趣,他們給看官們留下的印象是自媒體的個性。而且他們在字數控制得很好,一般都會控制在1000字左右,讓看官可以在10分鐘內流暢閱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