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紀委、省監(jiān)察廳機關和省委巡視機構近日召開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動員大會,會后省紀委書記向記者表示,省紀委將通過互聯網等渠道接受群眾舉報和投訴。省級紀委部門將互聯網納入舉報投訴的正式渠道,這在全國恐怕還是頭一家,領風氣之先,“吃螃蟹”的意義的確引人關注。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統(tǒng)計,我國現有網民已超過2.53億,居世界第一,而中國網民的網絡應用中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參與網上話題,尤其是時政類話題的程度高,新聞留言版、論壇成為社會輿論的一個重要的發(fā)源地和輿論場。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上的言論到底對社會生活產生著怎樣的影響,是普遍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而對各級黨政組織、黨政負責人、政策做法的投訴甚至舉報,則更是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歷來群眾舉報都有著一套嚴密的程序和專人管理。在這個問題上,言論自由的互聯網能夠在“反映民情”的“渠道之一”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成為“舉報投訴”的“正式渠道”,個中原委不言而喻。

  相信湖南省紀委在增加網絡舉報、網絡反腐工作機制的問題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互聯網是一個言論高度自由、意見相對尖銳真實的輿論集散地,聚集了社會相當部分受過較高教育的年輕一代,網絡輿論越來越深刻地反應出社會思潮和各種訴求。所以,解放思想、開闊思路,將互聯網有效利用為紀檢監(jiān)督的一條途徑,無疑是適應時代發(fā)展之舉。

  當然,網絡輿論有其特殊性,它也常常被一些人所利用,成了傳播謠言假話的溫床。所以如何將網上紀檢落實好,發(fā)揮網絡的良性作用,竊以為需要采取“實名制”的辦法。關于網絡是否需要采用實名制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不利于暢所欲言,會被人利用為打擊報復的工具。但是要保證紀檢舉報的慎重和可靠,就必須采取相應的嚴密手段,工作才不會被干擾破壞。同時,在要求實名登陸、留下實名信息的同時,嚴格保護舉報者真實信息安全,如此,“實名制”網絡舉報才會一路走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