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各級政府網站將不能再任性地“沉睡”下去。3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通知》,部署從2015年3月至12月,對全國政府網站開展首次普查。(《新京報》3月25日)
在互聯(lián)網時代,政府網站從無到有,這是一個進步。但各地政府網站開通以來,其運行情況不容樂觀,有些根本打不開,有些長期不更新,有些只是搞些ps圖片,有些與網民基本沒互動,還有些甚至錯字連篇。
此次普查,明確了“單向否決”“網站可用性”“信息更新情況”“互動回應情況”以及“服務回應情況”等5個一級指標。其中,“單向否決”的標準意味著,如果政府網站出現(xiàn)“站點無法訪問”、“網站不更新”、“欄目不更新”、“嚴重錯誤”、“互動回應差”中的某些問題,那么就將面臨整改。相信通過這次普查,能糾正政府網站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助于政府網站發(fā)揮其溝通民眾的作用。
但普查之后,也可能出現(xiàn)這樣一些情況,即政府網站能打開了,信息更新也及時了,對群眾的一些疑問也能回應了,可民眾還是不能依法從中獲得政府部門應該公開的某些重要信息,或者不能及時得到。政府網站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如一些人所想的那樣,就是宣傳政府的形象和某些官員的業(yè)績,甚至也不僅僅是公開一些政府部門的辦事程序、辦事日期、辦事人員和領導人的活動情況,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打造“透明政府”,就是要讓政務信息及時向社會公開,方便民眾辦事以及接受全社會監(jiān)督。例如,政府起草的文件和對某一事情作出的決定,關系到千家萬戶或某些公民的利益,必須讓他們知曉并及時對其合法性、合理性作出評價,進而及時讓公民行使異議和救濟的權利。
政府網站要充當打造“透明政府”的前頭堡,就必須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來進行信息公開,其一是全面公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guī)定,對于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應當主動公開的。同時,《條例》還對鄉(xiāng)鎮(zhèn)、縣級、設區(qū)市政府應當重點公開的信息作出了規(guī)定。因此,政府網站就該嚴格按照《條例》來公開。其二是及時公開,《條例》規(guī)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如果延遲公開,可能損害公民利益,嚴重的甚至會引發(fā)群體性事件。因此,沒有及時公開信息的政府網站同樣不合格。
因此,政府網站的考核,要緊緊抓住打造“透明政府”這個關鍵,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進行政府信息公開。當然,政府網站要成為打造“透明政府”的前頭堡,就必須將其作為政府領導人特別是“一把手”執(zhí)行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應當允許公民對政府網站上應當公開卻沒有公開的信息提起訴訟,倒逼政府網站做好信息公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