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國務院工作部署
積極推進民政部“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
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改革的關鍵之舉,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便利企業(yè)和群眾辦事創(chuàng)業(yè),對建設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具有重要意義。
民政部高度重視“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fā)〔2016〕55號,以下簡稱《意見》)要求,結合有關實際,制定了貫徹落實《意見》工作方案,建立了由部領導統籌領導,辦公廳綜合協調,相關司局和信息中心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正在按要求推進工作開展。
根據《意見》精神,我部本級“互聯網+政務服務”直接面向社會公眾提供的辦事服務事項為社會組織業(yè)務事項,包括全國性社會組織成立/設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章程核準事項,服務事項通過中國社會組織網政務平臺對外提供服務,內容包括清單發(fā)布、辦事指南發(fā)布、在線受理、在線辦理、在線查詢、投訴舉報等服務事項,目前,已初步實現全程網辦。線下建立了社會組織事項實體政務服務大廳,既支持實地當場辦理,也支持通過網上審核后實地遞交審批材料。服務平臺對申辦受理事項初步實現了統一賦碼,構建形成了政務服務事項庫、辦件信息庫、用戶信息庫,可以匯聚服務事項從受理到審批辦結的過程和結果數據,建設的政務服務網上監(jiān)察系統可以從流程和內容規(guī)范性上實現對服務事項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網上監(jiān)察,支持不斷分析研究、改進提高辦事服務水平。
根據《意見》要求,我部初步確定了“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目標:2017年底前,進一步優(yōu)化完善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臺,不斷規(guī)范政務服務事項信息公開和辦理,加強與民政部門戶網站的整合,政務服務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2020年底前,結合民政部“金民工程”一期、國家法人庫(民政部社會組織部分)等項目建設實施,實現互聯網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加強民政系統整體聯動和部門協同,推進政務信息資源互認共享,進一步提升民政政務服務水平,讓企業(yè)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下一步,圍繞工作目標實現,我部將認真貫徹落實《意見》要求和國務院工作部署,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的規(guī)范性、便捷性和實效性。
一是全面規(guī)范網上服務事項。在民政部門戶網站和實體政務大廳,集中全面公開社會組織辦事服務事項目錄及與目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文件、通知公告、辦事指南、審查細則、常見問題、監(jiān)督舉報方式和網上可辦理程度,并實行動態(tài)調整,確保線上線下信息內容準確一致。不斷規(guī)范和完善辦事指南,列明依據條件、流程時限、收費標準、注意事項等,并明確需提交材料的名稱、依據、格式、份數、簽名簽章等要求,提供規(guī)范表格、填寫說明和示范文本。
二是著力加強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加強平臺與民政部門戶網站在政務服務資源、數據等方面的有機整合,逐步建成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我部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按要求做好與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對接,形成統一的服務入口。利用統一的政務服務資源,積極推進平臺服務向移動端延伸,為企業(yè)和群眾提供多樣便捷的辦事渠道。進一步優(yōu)化簡化社會組織服務事項網上申請、受理、決定等流程,建立公眾參與機制,開展?jié)M意度評價,不斷研究改進工作。
三是穩(wěn)步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臺融合發(fā)展。適應“互聯網+政務服務”發(fā)展需要,進一步提升社會組織實體政務大廳服務能力,加快與網上服務平臺融合,形成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政務服務新模式。推進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延伸,整合業(yè)務系統,統籌服務資源,統一服務標準,做到無縫銜接、合一通辦。
四是積極推動政務信息資源互認共享。積極推動社會組織、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婚姻登記等事項跨地區(qū)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向各?。▍^(qū)、市)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按需開放業(yè)務系統數據接口,支撐政務信息資源互認共享。同時,著力推進互聯網對傳統政務的形塑,推動清理修訂不適應“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政策規(guī)定,制定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服務規(guī)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