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江蘇省宿遷市300余名處級干部紛紛在個人博客上述職述廉,“曬”出自己的工作“成績單”,有評論是稱之“至少在形式上是一大進步”。無獨有偶,12月3日人民網(wǎng)報道,江蘇銅山縣委、縣政府把干部工作實績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wǎng)站、公告等進行公開,并美其名曰:公開“曬”成績成科學發(fā)展“推進器”。 

  嚴格地說,這樣的事兒壓根算不上什么新聞。比如博客述職述廉,大多是把大會總結(jié)、年度工作報告復制黏貼到博客而已,有的可能還是秘書代勞的,說的基本都是好話。圖個方便,把總結(jié)從墻上搬到博客上,就算進步?果真如此,這“進步”二字,只怕要大大貶值。而銅山縣的做法,比起宿遷,盡管形式多樣,卻實在沒有什么“長進”,都是更常見的老套路。

  諸如此類的“政務公開”之舉,本身沒有錯。但若硬講成是創(chuàng)新是進步,則是在自我表揚,往自個臉上抹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政府做了什么事,老百姓的感受最為真切。必要的成績公開,固然對鼓舞民心促進發(fā)展不無益處,但若僅僅只是成績的展覽而無問題的揭示,則無疑仍舊在給公眾單方面的信息。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遮蔽了公眾完整的知情權(quán),并影響公眾對現(xiàn)實做出更為全面的判斷。

  顯然,在這樣的語境下,能適時做到自我批評,曬了成績,還能曬曬“政疾”,才是真正的難能可貴,或者說,才更像是一種“進步”。在當前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讓百姓看到成績,是有必要的,但讓公眾知曉存在的難題和困境,甚至解決的對策,彰顯與民共度時艱的魄略和誠意,更是不可或缺。這其實也是一個服務型政府的應有之義。由此,能不能把一年來政策失誤、執(zhí)行失準、工作失效的事情,把老百姓有意見、有怨氣的工作,放在網(wǎng)上、登在報上,向公眾曬一曬呢?以如此胸懷來直面公眾,特別是直面可能的質(zhì)疑與批評,傾聽民聲民意,可謂是份難得的勇氣和膽識。

  眼下很多地方官員,缺少恰好是這樣的勇氣。換句話說,實是缺少直面問題的底氣?,F(xiàn)實中,官員往往沉醉于成績的營造中,而忽視問題的查找,更妄談曬曬“政疾”。顯然,不敢拿出自我批評的武器,避而不談存在的問題,不改進工作方法,不愿真正接受群眾監(jiān)督,科學發(fā)展恐怕要打折扣。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