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是分內之事,職責所在。這就需要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和謙卑的態(tài)度,主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比如打理好政府網站。

  一位網友的帖子再次將公眾目光引向政府網站“沉睡不醒”的現象——陜西三原縣40余個政府職能部門的網站大部分都淪為擺設,或者是空白頁,或者純粹就是一個模板,僅有幾個更新了的網站也是寥寥數語。

  政府網站之弊,由來已久。部分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幾年都不更新,有些網站“簡潔”到只有部門介紹,有的成了領導行蹤的記錄器和形象展示器。湖北監(jiān)利縣民政局網站玩起了“躲貓貓”,干脆將聯(lián)系電話和地址以“××××”代替,“就不告訴你”。有網友總結政府網站特點——“一張老臉,三年不換。內容陳舊,文件過時??催^后悔,信則誤事?,F代工具,純當擺設。”誠哉斯言!

  政府網站這個“現代工具”,本為在政府和民眾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此,我國1999年開始實施“政府上網工程”,打造“虛擬政府”。根據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網站的數據,2008年,中央部委、省市政府和地市級政府網站的普及率分別達到96.1%、100%和99.1%。

  但前不久,《法制日報》記者通過對近百家縣級政府網站的調查發(fā)現,有高達50%的縣鄉(xiāng)鎮(zhèn)網站處于“半瞌睡”狀態(tài),真正及時更新信息的不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多達三分之二的縣鄉(xiāng)鎮(zhèn)網站成了“擺設”。無怪乎一項調查顯示,61.3%的人對政府網站不滿意。看來,“全心全e為民”尚待從口號中走向落實。

  “虛擬政府”的表現不佳是服務意識差的反映,政府網站的“沉睡不醒”,正是政府部門敷衍塞責的結果。如今,各級政府正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提供公共服務,就該時刻懷有服務意識。而且,政府提供公共服務不是“恩賜”,而是分內之事,職責所在。這就需要放下身段,以公開、透明的方式,本著謙卑的態(tài)度,主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比如打理好政府網站。“政府上網”,實際上就是“政府服務上網”,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連起碼的“器”都不愿意維護,維護不好,“事”還能“善”到哪里去?

  說起“政府上網”,法國的例子被經常提起,其實施“建設信息社會政府行動計劃”的宗旨十分明確,就是為百姓提供服務,主要功能就是網上遠程服務,項目達170種。同樣,旅英學者劉瑜對劍橋政府網站的介紹也頗讓人艷羨:政府網站上清楚地告訴你,“如果你想在網上交地方稅,點擊A;如果你想知道劍橋所有的停車場位置,點擊B;如果你是個無家可歸者,點擊C尋求幫助……如果你對某個公務員的服務不滿,點擊F……”劍橋政府網站是一個互動型的服務性網站,而不是國內很多地方政府網站幾乎千篇一律的“領導新聞園地”。

  不過,“沉睡”的不只是政府網站,還有各類“意見箱”、“××熱線”之類措施,也是“看起來很美”,做起來很難??磥恚瑔拘堰@些“沉睡”的公共服務項目,補上這些“短板”,還得回到政府的職責上來,那就是——服務。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