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跟廣州一年25萬宗落差,相關人士解釋職能部門沒入統(tǒng)計

 漫畫:張建輝

  市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全年只有1宗!4月13日公布的東莞市政府2008年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披露,在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受理情況中,全年僅受理1宗。而廣州市府辦的年度報告則顯示,該市在去年受理的信息公開申請超過25萬件。

  信息公開申請僅1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于2008年5月1日開始實施,其被認為將對建設公開透明的政府,保障公眾知情權、監(jiān)督權方面帶來深刻影響。為了讓市民更好地了解政務信息,東莞也相應發(fā)布了《東莞市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參考樣本》等,“東莞市政府信息公開門戶網站”也投入運行。

  然而,這一“透明施政”之舉卻受到冷遇。報告中的統(tǒng)計數據令人驚訝,全年僅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宗,這一宗主要涉及有關行風熱線的實施意見,已依時答復。全年因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支出0元,沒有收取申請人任何費用。

  而與之相對的是,廣州在2008年受理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5萬余件,其中網上提交申請2193件。

  職能部門不包括在內

  實際上,東莞市政府信息門戶網站上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并不少。據統(tǒng)計,去年市政府信息公開門戶網站發(fā)布政府信息782條,通過定時發(fā)布《政務公報》發(fā)布信息274條,通過媒體發(fā)布的政府工作方案、政府采購、土地使用權拍賣等信息也有570余條。

  為何偏偏在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一項,有且僅有1宗?對于記者的疑問,負責此項工作的市行政服務管理辦公室給出了解釋。有關人士表示,廣州的25萬宗,是包括了全市各職能部門受理申請的統(tǒng)計,而東莞公布的數據,是只針對市政府這一級的職能部門。“我們所受理的,只是市民提出的由市政府答復的申請,所以和廣州的有所差距。”

  是否因為市民的知曉度不夠,導致無人去申請?該人士表示,以后也會加大這方面的宣傳力度,市民除了可以網上申請外,還可采取郵寄的方式。

  78機構只有1個有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東莞市政府信息公開”的網站上,要求政府的各職能部門在信息公開欄目中,在網上公開機構職能、規(guī)章文件、規(guī)劃計劃等項目。

  但記者逐一點擊后發(fā)現(xiàn),包括市政府辦公室、全市各職能部門總共78個機構中,除了市發(fā)改局真正公開以上項目外,其他部門,全部“空白一片”。

  專家說法

  確實有些出人意料

  “只有1宗,確實少了點。”昨日,中山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夏書章針對此表示,信息公開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體現(xiàn)。通過信息公開,市民能知道政府在干什么,對透明執(zhí)政也是一種促進。

  東莞之所以沒有廣州那么多人申請公開,“可能是和廣州是省會有關系,只有1宗確實有些出人意料。”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