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實施,這堪稱一次劃時代的突破。自從“條例”施行后,“在信息公開中生存”、“在輿論監(jiān)督中生存”,就成了各級政府和工作人員必須正視和迅速適應的現(xiàn)實命題?!肮_為慣例、不公開是特例”也是坊間寄念甚深的期待。
檢視“條例”施行一年來的逶迤路徑,讓人感慨。參與“條例”起草的學者莫于川說:“‘條例’的實施引發(fā)了諸多可喜的轉變,中國在建設法治政府的道路上,正不斷邁出新步伐?!蹦敲?,網民是如何評價“條例”施行一年來的成果呢?
日前,新京報網聯(lián)合新浪網進行了一次題為“你如何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的調查,截止到5月14日下午3時,調查結果顯示,1819名參與者中,79.4%的人認為政府信息公開情況“有進步,但很不夠”;另有4.5%的人覺得政府信息公開情況“好”,這一“寒酸”的數據委實耐人尋味。
最值得提及的是,在“你最希望政府公開的信息是什么?”的調查中,官員財產情況、“三公”(公款出國考察、公款招待、公車)消費和行政事業(yè)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準名列前三,所占比例分別是73.2%2、67.3%和58.1%。官員財產情況成了此次調查中網民最希望公開的信息。
應該說,這一結果并不讓人覺得怪異和突兀。猶記得去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實施后,中青報進行的一項調查“公眾最希望政府公開的信息是什么?”結果顯示,77.5%的人選擇了“官員財產情況”。這一次調查,官員財產情況再次問鼎公眾最期待公開的政府信息,釋放的信號很明顯———直逼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早日成形。究其原因,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是反腐利器,又被稱為“陽光法案”,已被證明是世界上最有效的一項反腐手段。
令人欣慰的是,2月28日下午,溫總理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這(阿勒泰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應該是反對腐敗的一項重大舉措。我們說要實行政務公開,也要對官員的財產收入實行公開,我們正在積極準備這項工作?!?/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