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四開始,本市衛(wèi)生系統(tǒng)政府官員首次在新浪開了博客,博主、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鄧瑛向廣大網民承諾“我將用文字、圖片、視頻記錄等資料來展示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者最真實的一面,”同時鄧主任還熱情地邀請網民“常來逛逛”。鄧瑛昨天向記者表示,以他本人的職務名義開出的這個博客,是衛(wèi)生疾控部門與市民溝通的又一種新形式。

  記者在檢索新浪網博客網頁時看到,這個博客的博主名字為“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并沒有出現(xiàn)鄧瑛的名字。“我們想把‘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打造成一個品牌,主任姓甚名誰并不重要,因為他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政府疾控部門發(fā)出的權威聲音。”該博客主辦負責人之一、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業(yè)務辦公室主任黃若剛解釋說,這個博客的運行有一套嚴格的流程:先是由辦公室人員根據搜集的網絡輿情提出“選題”,然后由鄧瑛主任“拍板”進行寫作、提煉,最后“簽發(fā)”到博客上。

  鄧瑛說,以前他也曾在報紙開專欄、到電臺、電視臺做訪談,而以政府官員的身份在網絡上開博客還是頭一次。鄧瑛說,開博一周來獲得很多網民的關注,特別是6月29日的博客《公共衛(wèi)生要算大賬——回應防控過度說》貼出來以后,當天晚上就有近3.7萬人次的點擊或跟帖。讓他感到欣慰的是,90%的網友在跟帖中都對本市防控策略表示理解和支持。

  鄧瑛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網絡民意日益重要,開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有針對性地向廣大網民宣傳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政策和知識,同時利用網上跟帖等特有的互動形式,隨時了解網絡民意。《公共衛(wèi)生要算大賬——回應防控過度說》那篇博文,就是針對網絡上有些人提出的“反應過度”和“防控過度”論,歷數(shù)了非典的教訓,以及國外甲流防治的不足和國內外醫(yī)療條件的差別,得出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結論:“早期防控的成本估計連零頭都算不上……我們現(xiàn)在付出的艱苦努力,嚴格的防控就是在為北京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p>

  博客主辦者們向記者表示,重視網絡民意,溝通網絡民意,“市疾控中心主任的博客”有信心為全市疾控工作服務百姓和科學透明助一把力。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