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強調的不是互聯網本身,而是通過互聯網與其他應用領域的融合,實現對各類社會資源的整合,最終成為推動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變革的重要力量。如何推進這場變革并把握變革的行動方向,是當前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
政府門戶網站是在信息技術和新公共管理背景下,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最主要窗口,它既是服務終端,也是互動交流的平臺載體。
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從總體上來看,經歷了“以辦公自動化建設為核心”、“以行政監(jiān)督為核心”和“以公共服務為核心”等三個階段,并取得了階段性的建設成果。目前電子政務建設已經開始向第三階段轉移…
構建高可用性的政府網站,實質上是強調了人機交互過程中的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這不僅是當前商業(yè)網站設計和運營的主流思潮,也是我國當前公共服務“以民為本”的具體體現。
明確政府門戶網站績效管理的基本定位,構建整體架構固然重要,但它們還都是基礎工作,能否最終起作用,仍然需要通過評估實施來起作用。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系副主任(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主要從事政府、企業(yè)以及農村信息化推廣及其服務績效管理研究;著有《政府門戶網站建設與管理:理論、方法與實踐》、《互聯網信息服務:理論與實證》、《信息化建設:難點、誤區(qū)與對策》等專著。